资讯

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时间:2021.04.09    信息来源:

  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由于转子角动量,陀螺仪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螺旋仪是一种用来传感与维持方向装置,基于角动量守恒理论设计出来的。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常用实例如手机GPS定位导航、卫星三轴陀螺仪定位。

微信截图_20210409180908.png

  陀螺仪并不是zui早应用在消费电子上的运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电子罗盘早先一步进入了消费电子市场。虽然以重力为参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以地磁为参照的电子罗盘可以在地球表面形成垂直和水平面的三维空间覆盖,但因为二者均以地球而并非物体本身为参照物,因此不能很好地模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此外,由于加速度传感器容易受到线性运动时产生的力的干扰、电子罗盘容易受到诸如金属及手机等其他磁场的干扰,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陀螺仪这个测量角速度的传感器不仅以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可以对其他运动传感器做有益的补充,从而使得运动检测更加完备。陀螺仪的基本部件有:陀螺转子(常采用同步电机、磁滞电机、三相交流电机等拖动方法来使陀螺转子绕自转轴高速旋转,并见其转速近似为常值); 内、外框架(或称内、外环,它是使陀螺自转轴获得所需角转动自由度的结构);附件(是指力矩马达、信号传感器等)。

  陀螺仪的内部原理是这样的:对固定指施加电压,并交替改变电压,让一个质量块做振荡式来回运动,当旋转时,会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此时就可以对其进行测量;这有点类似于加速度计,解码方法大致相同,都会用到放大器。


发表评价

最新评价

相关资讯
推荐资讯
本周热点资讯
查看更多>
商友宝产品 了解商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