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连云港ISO9001认证,ISO9001质量认证机构

  • 价格面议
  • 供应总量:10000件
  • 产品名称:连云港ISO9001认证,ISO9001质量认证机构
  • 产品品牌:ISO9001认证
图文详情
评价

基本信息

详细说明

连云港倍晟面向江苏,安徽,合肥,芜湖,马鞍山,南京,上海,徐州,无锡,苏州,南通,连云港,盐城,镇江,淮安,泰州提供ISO9001,ISO9001认证,ISO9001质量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认证咨询,ISO9001认证机构,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认证流程,ISO9001认证查询等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升发展质量水平,增强全市综合实力,为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效益优先。牢固树立质量的价值理念,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根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质量管理,破除制约瓶颈,补齐质量短板,着力解决好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奠定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坚持标准、质量***、品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质量强市战略、品牌战略,发挥标准作用,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推进品牌***化,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企业质量提升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促进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支持企业质量创新,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

——坚持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加强和完善的领导,建立工作综合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0年,***质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四新”“四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发展,形成一批占据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质量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质量安全和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监测监控体系更加健全,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区域发展质量整体跃升,形成一批新动能聚集、品牌影响显著、质量效益明显的园区基地。质量技术基础更加巩固,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增强,以技术、标准、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竞争力显著加强,质量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二、***提升质量水平

(四)开展质量兴农行动围绕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针对小麦、玉米、果品等***农产品,加快制定***的团体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体系等,加快建设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规范化肥、农药、兽药、***类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加大土壤修复改良力度,推进农业良种和节水节肥节药节力工程,加强地理标志和原产地保护力度,大力推动农业工业化生产。***推进“放心农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83.6万亩,总数达到518.1万亩,“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比重稳定在60%以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质监局、市畜牧兽医局、市蔬菜办、市水产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全域开展食品安全市县示范创建活动。推进粮油、肉制品加工及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调味品制造标准化生产,提升传统主食产业工业化、标准化水平,制定完善特色食品地方标准,推进德州食品工业迈向中***。组织开展“食安山东”品牌建设,创建一批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食品流通示范单位、示范学校食堂等。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整体提升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水平。开展药品、医疗器械标准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品质鲁药”建设工程。加快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施出口农产品食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标准对接,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中发挥作用。到2020年,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5%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市商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德州海关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升制造业质量水平组织推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和***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布局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材料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创新链和供应链整合,完成企业向大数据平台升级,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推进钢铁及地炼、轮胎、焦化、化肥、氯碱等化工产业标准升级,开展提质增效行动,建设绿色、环保、安全、标准、节能、节水的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针对关键技术、工艺、材料、零部件等共性质量问题和关键制约瓶颈开展质量攻关。至2020年,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显著提高,制造业中***产品、高附加值和***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促进消费品质量提档升级实施“品质革命”计划,提高中***消费品供给能力。针对家电、家具、纺织服装、鞋帽、厨具、五金工具、日化、油品、体育用品等日用消费品,对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标提升行动,增加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产品供给,提高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能,打造***国内***品牌。推动内销与出口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人工智能、新型视听设备、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等新兴消费品多样化发展,推动伤残病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等产品质量提升,扩大老年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用品***供给。到2020年,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大幅提升。(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体育局、市质监局、市旅游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着力抓好房屋、市政、交通、水利等建设工程质量。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信息档案管理,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格执行原材料、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检验制度,严厉打击出具***报告等行为。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支持施工新技术集成创新和***适用工法创建工作。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试点,推进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开展“泰山杯”“***结构”“省***勘察设计”等***工程质量品牌建设,创建***工程。落实施工图审查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抗震标准,加强初步设计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大力推广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应用,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创建绿色生态城区、城镇,推广绿色建材与绿色施工模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高质量规划建设和改造城乡道路交通、供热、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地下综合管廊设施,加强“七改”标准实施,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活动,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到2020年,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5%以上,其他县(市、区)达到15%以上。(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地震局、市公事业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完善以诚信评价、行政监管、风险监测、认证认可为核心的质量治理体系,健全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推行服务质量监测分析,发布服务质量检测报告,实施服务质量分级管理。建立健全旅游服务、居民服务、养老服务等现代生活服务业标准体系。深入挖潜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改革创新,推动“文化+”“旅游+”跨产业融合,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培育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鼓励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促进生产服务业质量提升,加快全国物流标准化示范城市建设,推动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培育一批标准化电商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和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计量测试、标准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提高信息、科技创新、商务、法律、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等服务水平。提升商贸、银行、保险等行业标准化程度和服务质量。(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旅游局、市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推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一次办好”,积极推进行政许可办理流程、服务、场所建设与管理、监督检查评价等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诚信德州”建设,建立“亲”“清”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化、标准化水平,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发展、信息化支撑,强化源头治理,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标准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医疗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险、公共教育标准化提升工程,打造文化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公交、交通、社区服务、基层***标准化试点,加快推进“1+4”生态环境建设。(市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高对外贸易质量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以技术、标准、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竞争力,推动外贸向***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强贸易与产业结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与***标准接轨,提升轻工、纺织、建材、化工等出口产品质量,推动我市机电产品、工程机械、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等制造业扩大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大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和推介力度,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特色发展水平。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商标注册、专利注册和体系认证,提高***市场信誉度。加快推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促进全市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增长。扩大***技术设备、紧缺资源、***消费品等进口。(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德州海关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补齐质量发展短板

(十二)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多部门质量攻关会诊会商机制,发挥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创新创业共同体作用,***针对关键材料、零部件、工艺、设计、制造,组织实施质量技术攻关和工艺提升,加强与******产品的质量比对,提升全产业链质量水平。鼓励开展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攻关,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性质量技术难题。推动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成果标准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质量创新活动,实施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中小企业局、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2f082025aafa40f10037774a164034f79f01955.jpg


南京倍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ISO9001认证,3C产品认证,SC认证,体系认证,产品认证

  • 会员
  • 实名认证
  • 信用认证
进入店铺
短信咨询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