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光能、热能进行***生产,当前,正值冬季,地温逐步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棚室温度,是当前蔬菜管理的重点。
蔬菜生长前期,即初花、初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3℃左右,温度表不要挂在风口下面,应挂在中部看平均温度。盛果期要求温度为28—30℃,此温度是指膨果温度,因此温度表***悬挂在穗果的位置,大约位于地表上30公分处。如低于10℃,则不利于蔬菜生长,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增加棚膜通透性。采用高透光无滴膜,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灰尘、积雪等,可增强光照提高棚温。
二,提高草帘保温性。为防止雨雪弄湿草帘,可在草帘上加盖一层普通农膜或旧薄膜。
三,增加后墙保温性。建后墙时,可在土墙上贴一层砖,或建空心保温墙,墙内充填秸秆或聚苯泡沫板,效果好;严寒地区可直接建筑成火墙,便于提温。
四,棚外挖防寒沟。在大棚外挖深40—60厘米,宽40—50厘米的防寒沟,填入锯末、杂草,马粪、秸秆等保温材料,填实后盖土封沟,以达到保温效果。在流临近夜间,在棚四周加围草帘或玉米秸,可提高棚温2—3c;也可在大棚四周熏烟,防止大棚四周热量散失。
五,大棚内的栽培。采用高珑栽培,可提高低温2—3c。采用平栽培时,则可架设小拱棚,来提高温度。
六,临时设立加温措施。可在棚内临时设置几个功率为1600—2400w 的暖风机。为防止大棚内湿度过大,引发漏电现象,应采用浴室暖风机,暖风机出口不要直接对着植物。
七,在大棚内悬挂泛光幕。方法是在大棚后墙上悬挂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膜或者锡纸,每隔3米悬挂一米。可能提高棚内温度,又能增加光照,促进棚内果实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