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残奥会。”对此,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提法,与海洋强国、钢铁强国等概念同属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范畴。
易剑东指出,当前中国体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富民利民的体育产业、完善人格的体育文化。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体育工作各项内容的协调与完善。其中,增强体育产业的实力,不仅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也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体育产业实力的增强,就无法建成体育强国。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
易剑东认为,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价值和功能首先体现在直接为国民经济作贡献,如美国2016年体育产业的GDP占比为2.67%,而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当年GDP的0.8%。
其次,体育产业还可以通过增加对体育的投入和促进体育消费达成六大目标:经常运动的人群可以对减少医疗费,***上的数据表明,一元体育经费投入可以节省3至8元的医疗费;健康人群明显减少请假次数和增加劳动生产率;运动人群的社会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对社会稳定有特殊贡献;鼓励运动可以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增进社区和谐;运动对防治慢性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等对提升城市、地区和***形象有特殊功效;体育产业课题拉动相关旅游、文化、教育、建筑等行业消费,其产业关联度较高。
总之,中国体育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大、辐射范围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日益明显的优势,值得大力扶持和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