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英国人S.Z.弗兰蒂(Sebestian Ziani de Ferranti)在英国首先取得明沟式有心感应炉的专利,但未得到实际应用 [2] 。1917年美国人MR.J.R怀特(MR.J.R.Wyatt)开发了商品名为AJAX-WYATT的“潜沟式”(Sabmerged Register)有心感应炉,并用于黄铜的熔炼,开创了有心感应炉的工业应用历史。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动发电机式(MG式)和电子管高频振荡式电源装置相继问世,有力地推动了中、高频感应熔炼炉和感应加热设备的发展。1932年美国TOCCO公司完成了高频淬火装置的工业应用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频无心感应炉获得开发,50年代起在铸造行业得到迅速发展。1957年美国GE公司研制出晶闸管式变频电源装置,很快在中频感应炉上得到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中频感应炉的发展。
感应炉20世纪末,中、高频感应加热、感应熔炼用变频电源装置基本上已全部静止化。美、日等工业发达***已有8~10 MW、0.2~10 kHz的晶闸管式中频电源设备供应市场。晶闸管式变频电源已取代MG式,静电感应晶体管式、场效应晶体管式变频电源已逐步开始取代电子管式高频电源。IGBT式变频电源装置和MOS栅控晶闸管MCT (MOS controlled thyristor)式变频电源装置已开始涉足10 kHz以下的中频感应加热领域。晶闸管式、IGBT式和静电感应晶体管式中、高频电源已分别可用到10,60,1000 kHz。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计算机系统在感应炉自动化操作、炉况监控、故障诊断乃至熔炼与浇注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日趋扩大。由计算机控制的一台电源同时向两台感应炉供电的功率分配式感应熔炼用新型电源设备已取得专利,并在感应熔炼中得到应用。